131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131中文 > 幻梦的逆旅人生 > * 3 童年的文化摇篮

* 3 童年的文化摇篮

推荐阅读:

再看纸上,留下斑斑驳驳的鸟粪而已……

啼笑皆非的客人即兴写了首戏谑的歪诗;“添足画眼均为蠢,直纵神鸟归山林;文星岂可轻亵渎,豆渣哪能换黄金!”

*(3)童年的文化摇篮

大姐的背,是良宵童年的摇篮.感恩她一辈子!

母亲未嫁时穷怕了,贫困山区的农家女,就更可想而知。她老向子女们回忆青少年时期的梦:孤苦伶仃的一个人,背着一大背超负荷的牛草,在饥渴中,翻过一山又一山,回家的路,还遥遥复遥遥-----前一个甲子年大瘟疫,父亲的前妻连同几个哥姐都在一年中死去,其中死的还有一个小叔叔,听说十分聪明伶俐,可怜的父亲被突然的天灾击跨了,除了成天悲哭以外,想到的就是死……堂伯说媒,将他小姨,也就是宵的母亲和父亲组成新的家!从那时起,父亲和二伯父励志学医,弟兄二人分工,父学内科,二伯父学外科。目标一个:要和人类苦难抗争!

母亲当然珍惜这个相对比她后家宽裕的家庭,事事“曰勤、曰俭”,起五更、贪半夜,终于把这个家治理得有个样子。她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赶捧印场;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赶横江镇;背着小百货奔走在风雨泥泞中,有一次遇“棒客”抢窃,跳崖逃生时摔破了头,眉心还留了一大个疤,差点没丢了老命,可怜的母亲,为孩子们苦挣读书钱,将宵和八弟丢给待字闺中的大姐。

宵童年的母爱,在大姐那里得到补偿。大姐把自学来的那点文化,都一概教给了宵,什么「三字经」、「增广贤文」、「唐诗」、「宋词」、「元曲」、「算盘经」------那管你三、四岁懂不懂,反正填肥鸭,宵不干,她有的是办法收拾他,宵最怕的是每天早上,那个小贩“田粑粑”嘴伸进家大叫“叶儿粑”时,姐讲;“去、去、去------老七的书还没背呢!”宵抓瞎了!哼!要是背了书,还不兑现“叶儿粑”的话,看宵也会收拾她,宵不是藏她的粉合,就是把姐刚给他洗完的脸,会在地上抓一把泥巴往自己脸上抹去,看到底谁怕谁?------看到宵花着脸耍赖,一家人都哭笑不得,最后笑的还是他,宵是赢家,大获全胜哟,抱着粑粑笑开了花!童年“叶儿粑”的美味,让宵香甜了一生!每当反观岁月,它总是和故乡与亲人联系在一起。其味无穷!

良宵才四岁,姐就赶他去读书!期终学校发红榜,还是全班第一名,搞笑!老师同学都赞他是“小天才”,其实狗屁,如鲁迅说的“什么天才,无非我下的功夫比别人多点。”这里还要加一句,要不是宵大姐起蒙,他终生文盲,也未可知!在后来以文谋生立命的宵之身后,永远站着的是他亲爱的姐姐!

姐经常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和书上看来的故事,在她一人静静绣花、做鞋的时候讲给依偎在她身边的宵听------她讲的,多半都是一些文人、书家、画家的传奇故事。宵特别神往那个如神笔马良的狂人画家,他用大笔一挥画成的乌龙,天阴下雨,会在画面的云雾中隐约翻腾;用墨碗扣成的月亮会跟朔望而圆缺;更为奇特的是,画的马儿会夜间偷偷溜下来,到花园里吃草------这位狂放的画家还有点“山寨”气,平民向他求字画不难,有时还主动送去。那些附庸风雅的达官、富人找他就难了,除了润笔之资高得吓人以外,还看他心绪好否。

某豪家为向他求画竭尽谦恭,每次来都是上席招待,但他总是醉得忘乎所以,嘴里嘟囔着“下次再来……”忍无可忍的主人恼羞成怒,一反常态,这次招待他的不再是鸡鸭鱼肉,而是青菜豆渣和辣椒酱,吃完,画家却叫铺纸,他要作画,主人将信将疑,刚铺好纸,画家将刚才吃的“哇”的一声,全吐在纸上,气坏了的主人叫人卷起来,丢在猪圈头……过了一久,猪圈里异常热闹起来,鸟语声喧,如值身于森林中然,仔细寻找,鸟鸣来自那卷想起来都恶心的纸中。大家忐忑展开那卷纸,哇!好大一群五彩斑斓的鸟儿,在纸上欢天喜地的飞来蹦去,煞是爱人……可惜,都没长眼睛。主人想,画匠心曲不诚,故意留为盲鸟,这点小事还难不倒他,于是主人亲自把眼睛添上,珍藏起来,再也不给任何人看。

谁知,“家藏美玉,邻人窥之”,藏珍奇事,不径胫而走,达官贵人,巨商大贾、学士名流、相诱相胁,都是为了看这副神画,有人竟然提来千两黄金-------画主人本想奇货独居,然实在经不起威*利诱,也想趁机显摆显摆,或是待价而沽,于是开了个的家宴,酒过三巡,将画捧出,只听见卷纸内鸟语啁啾,在场的人,惊喜若狂,心绪纷扰。哗的围拢过来,先睹为快!

画一展开,突然——“轰”的一声,百鸟破纸而出,扇动双翅,朴簌簌冲天而去……有的看客,手脚麻利,抓到几根羽毛……惊呆了的画主人,半天才回过神来,直跺脚捶头地喊“……眼睛……我他妈的眼睛……”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