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131中文 > 北方明珠公交物语 > 第二章 “洋双巴”印记

第二章 “洋双巴”印记

推荐阅读:

那个晚报记者晓琳时不时地也会来坐坐这些大“珍宝”,拍些照片作为素材。最有趣的是在1996年1月的一天,外面白雪皑皑,坐401的人不多,晓琳看到一家三口一起开心地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,孩子有4,5岁,穿着一件棕色带毛的外套,像小棕熊那样可爱,爸爸也穿着一件棕色的夹克,而妈妈穿着白色带毛的大衣,这一家子不由得让晓琳联想到棕熊与北极熊杂交了。

只听那“小棕熊”高兴地大叫:“哦,好多双巴,好多双巴,爸爸,我们就在这站下车,你抱着我照张相吧。”车辆正好驶近付家庄站,车场里停着一大排“珍宝”,有黄有绿,每一辆都是“窗含瑞雪”,别有韵味。

晓琳跟着这一家子下了车,看着妈妈给父子俩照了一张,“老棕熊”微微弯腰半抱着“小棕熊”,就这么站在车场前面留下了永恒的影像。晓琳这时犯了“职业病”,拿出麦克走过去自我介绍:“您好,我是晚报的记者,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?”“小棕熊”兴高采烈:“记者阿姨,我们能上报纸吗?”“当然了,而且会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。”

“好耶,好耶,请开始提问吧!”“小朋友叫什么,今年几岁了?”“我叫小满,今年五岁了!”“喜欢双巴吗?”“喜欢!”

“是经常来坐吗!”“是的,爸爸妈妈常带我来!”“除了双巴,别的公交车也喜欢吗?”“都喜欢,但是最喜欢双巴!”小琳又将话筒转向父母,“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对公交感兴趣的?”“我们每次带他坐车时,他总爱往外看,飞速地记住哪条线路从哪到哪,久而久之就有了兴趣。”

1994年7月1日当天,又是海天一色,万里晴空,付家庄车场内外人声鼎沸,红色的充气拱门上写着“香港必达公司与我市一汽公司合资成立通达公司,5路更名401仪式”。精明强干的市长在欢呼声和浪涛声中为新线路剪彩,同时发表讲话:“我很高兴能够目睹我市第一条双巴线路401路的诞生,这也是我市公交第一次与外资合作,体现了有容乃大的精神,标志着我市公交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在此我表示热烈祝贺!”

不用问,五年前报导“珍宝”登陆的记者晓琳又将这次的线路开通典礼记录了下来,并且写成稿子发往报社,第二天又上了晚报的头版头条,“我市开通首条双巴线路,25辆‘珍宝’终于上线。”

这25辆已经在东方明珠退役的“珍宝”,立刻开始在北方明珠度过余生,穿梭在青泥洼桥到疗养院、银沙滩、海天白云大酒店这段路途,经过很多老街道,“智仁街”、“青云街”、“石葵路”、“群英巷”、“桃源街”、“仲夏路”等,这些站名在坐过401的A市人当中是耳熟能详的。

“珍宝”在爬仲夏路和银沙滩的大坡时十分惊险,很有过山车的感觉,先爬到高处,再忽然落下,稍微有些颠簸,车内的乘客也会跟着一起晃动,老徐在这段路上不敢有半点疏忽,驾驶非常小心,表情严肃,恐怕出事故。

和老徐搭班儿的售票员李阿姨在这时也会停止售票,双巴运行时上下楼就已经很危险,更何况是在走这种大坡。

这次的采访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,晓琳认真做了笔录和录音,她不知道自己和小满已经结下了缘分,以后还会再见面。

“这洋车开着还挺顺手的,就是发动机声太大,窗户上的栏杆老是桄榔桄榔响,仲夏路和银沙滩的大坡不好走,别的倒也没什么。”老徐半是高兴,半是抱怨地说道。

“老对儿,你就慢慢习惯吧。”李阿姨打趣地说道,“我每天都要在车辆运行时上下楼卖票,运动量也很大啊。”

每到夏季,是401最容易爆满的时候,几乎大半个A市的居民都会到付家庄海水浴场来洗海澡避暑,小孩子在这双巴上嬉闹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李阿姨在这时也比平常要忙许多,“没买票的乘客请买票,XXX车站到了,下车的乘客请往后门走,先下后上,请下嘞,请下嘞,乘客。”这些服务语她每天不知要说多少遍,“珍宝”里没有售票员专座,李阿姨只能靠着不开的上车门站立,每一站只要有新上来的乘客她就得挎着票夹子去售票,还要维持那唯一的车门前的秩序。

乘客们在付家庄海水浴场尽兴而返,还能坐着大“珍宝”观赏美丽的夜景,这是双重的乐趣,不是同期的青泥洼桥到付家庄的501路小公汽所能给予的。那时702还没换大金陵,也没从八一路延伸至银沙滩,所以401就成了主要运力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