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131中文 > 江湖小人 > 第二十五节 卖国求荣

第二十五节 卖国求荣

推荐阅读:

石敬瑭入洛阳,“潞王”李从珂*而死。“后唐”亡,共四帝、十四年。石敬瑭遂称主洛阳,改元天福,史称“后晋”。十二月,契丹兵凯旋北归。

后晋天福二年(公元937年),契丹主至云州,节度判官吴峦拒向契丹交城。契丹攻之半年不克,终由石敬瑭召之南归。应州守将郭崇威不肯依附契丹,南走中原。石敬瑭入大梁,天雄节度使范延光、洛阳巡检使张从宾、义成节度使符彦饶三帅起兵反晋,石敬瑭欲逃回晋阳,为刘知远谏阻。后来,晋军势大,符彦饶为手下将校所执。晋杨光远以重兵攻魏州,范延光请降,不允。晋杜重威攻杀张从宾。

“吴”徐知诰改金陵为江宁府,十月,废吴帝,“吴”亡,自杨行密为“吴王”起,共四世、三十六年。徐知诰改名诰,在金陵称帝,国号“唐”,史称“南唐”。

“闽王”专务聚敛,公开卖官,民隐瞒年龄者杖背,隐匿人口者死,逃亡者诛灭全族,一时果、菜、鸡、豚类皆征重税。

南诏白蛮大姓段思平废杨干贞为僧,建立“大理国”,杨氏“大义兴国”共八年。

是年,凉州留后孙超遣使至京师,任为凉州节度使。夏州节度使李仁福死,子李彝超自为夏州留后,朝廷命移镇延州,不从,攻之不克,乃任之定难节度使,夏州从此轻视朝廷。唐明宗以孟知祥为东、西川节度使、“蜀王”。“闽王”王延钧称帝,任用国计使薛文杰,顿时赋重政苛,刑人捶打胸背,并以铜斗火熨人,极其残暴。建州武林“八门拳”掌门吴光遭到薛文杰迫害,遂起事率门人奔“吴”,“吴”信州刺史蒋延徽于是联手“八门拳”吴光,攻打闽地。

唐明宗病重,“秦王”李从容反,被杀,唐明宗旋即病亡。“宋王”李从厚即位,是为唐愍帝。翌年,唐愍帝与凤翔节度使“潞王”李从珂互相猜忌,命李从珂移镇河东,李从珂抗命不遵。唐愍帝遂遣诸道兵攻凤翔,兵变,将校士卒皆奉李从珂为主。李从珂拥兵入洛阳,唐愍帝逃至卫州。

石敬瑭率军勤王至卫州,唐愍帝召见石敬瑭,谓石敬瑭护驾有失,命亲卫杀之。幸亏刘知远临行之前,命自己的贴身护卫石敢袖缒保卫,方才得脱险境。但是,石敢却因浴血奋战,力竭而死。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忠勇无畏,常以之辟邪,这就是“泰山石敢当”的由来。

刘知远赶至闻之,咬碎钢牙,命郭威尽杀唐愍帝左右五百余人。郭威施展“天龙伏虎神功”,所向披靡,万夫莫敌,唐愍帝自宫中带出的数十位一流武功高手,无一身还。郭威一战成名,因其颈项刺一飞雀儿,遂被江湖中人称为“郭雀儿”。石敬瑭没有杀唐愍帝,只是将其囚禁起来,上表李从珂处置,“潞王”遣使杀之。

“潞王”遂自称监国,犒赏三军,需费五十万緡,府库空虚,括京师民财以及太后、太妃器服簪珥,仅得二十万緡,国之空虚匮乏,令人错愕。军士不明,遂因赏薄而积怨。孟知祥闻唐乱,旋称帝,建元明德,史称“后蜀”。七月,孟知祥身死。其子孟昶立,是为“蜀”后主。是年,“吴”军围困建州,“闽”援军至中途不进,皆言须诛杀薛文杰后方肯作战,“闽王”子王继鹏遂将薛文杰送至军前,任士卒杀之。吴光闻薛文杰已死,旋即退兵。

交州大将皎公羡刺杀安南节度使杨延艺,取而代之,并依附于“南汉”。

后晋天福三年(公元938年),朝廷因民间销毁钱币制铜器,遂禁止民间制铜器,旋许公私铸钱币。

晋杨光远攻魏州,年余不下,乃许范延光出降,魏州遂破。以杨光远为天雄节度使,旋因其嚣张跋扈,朝廷命分天雄军之众,改杨光远为西京留守、河阳节度使,加太尉。范延光投降时,晋高祖许以不死,杨光远擅自杀之,晋高祖不敢问,但将范延光手下部将数人委以刺史,以为补偿。旋即,移杨光远为平卢节度使。以魏州为邺都。置彰德军于相州,以澶、卫隶属之。置永清军于贝州,以博、冀隶属之。又移澶州至德胜。

后唐清泰二年(公元935年),夏州李彝超死,兄李彝殷代之。石敬瑭、赵德钧请朝廷增兵运粮,以备契丹。石敬瑭此时重兵在手,已有反意,变乱将起。“潞王”下诏:窃盗不计赃多少,凡纵火、强盗,并行极法。“吴”加封徐知诰大元帅,册封“齐王”,“吴”名将柴再用死。“荆南”高从诲减轻刑罚,薄收税赋,施恩于民,并尊礼高季兴所遣谋臣梁震,梁震告老还乡,荐孙光宪,高从诲遂用孙光宪掌管政事。“闽”皇城使李仿刺杀“闽王”,立其子王继鹏为“闽王”。王继鹏改名王昶,杀李仿,尊其父所宠信之道士陈守元为天师,陈守元一时门庭若市。

后唐清泰三年(公元936年),唐朝廷欲迁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,石敬瑭遂反唐。用掌书记桑维翰之计,结契丹为援。唐张敬达等率军讨伐石敬瑭,至晋阳城南。七月,桑维翰草表,称臣于契丹,并以父事之,许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。刘知远恳请再三,请只称臣,以金帛为赂即可,万不得割地求荣,贻害后人,石敬瑭心意已决,不听刘知远之言。

八月,张敬达猛攻晋阳,不克,城中亦无粮,处境危困。九月,契丹耶律德光亲自救晋阳,大破唐军。张敬达退屯晋安乡。十一月,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率兵援晋安,至团柏谷,屯兵不前。

契丹主册立石敬瑭为“大晋皇帝”。石敬瑭割幽州、蓟州、瀛洲、莫州、涿州、檀州、顺州、新州、妫州、儒州、武州、云州、应州、寰州、朔州、蔚州共计一十六州,史称“幽云十六州”或“燕云十六州”于契丹,非但如此,石敬瑭还许岁贡输帛三十万匹。石敬瑭卖国求荣,为后世的中原大地带来了无尽的灾难。尽管后来的英明之主,尽心竭力,穷兵黩武,都未曾将其收回中原,可谓贻害深重。

唐将杨光远刺杀张敬达,以全军投敌。契丹主命收其军铠仗,以将卒授予石敬瑭。晋军南下至团柏谷,唐军溃败。赵德钧亦通契丹,与石敬瑭争做“儿皇帝”,不得。契丹主与石敬瑭大军至潞州,赵德钧与子赵延寿迎降。耶律德光执赵氏父子,押往北方黄龙府,赵德钧逾年即死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